业界

马蜂窝被爆抄袭竞争对手“真实点评”

字号+ 作者:虎子 来源: 2018-10-22 09:24

近日,一篇标题为《估值175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文章直指在线旅游平台马蜂窝所宣称的2100万条“真实点评”中有1800万条数据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过来的,并宣称以“一字不落”才算抄袭的标准,发现了7454个抄袭账号,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官网声称的总点评数的85%。

今天中午,马蜂窝方面对此作出回应。一位市场经理表示:“我们正在核实相关情况,我们正在等结果,然后将对媒体反馈。” 美团方面也表示,“马蜂窝一事内部有关注,有进一步消息再与媒体朋友分享。”

搜狐科技第一时间对发布文章的公众号“小声比比”的作者梓泉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早上8点40分,他发现马蜂窝在自己的搜索栏里把文章中提及的账号全部屏蔽了,他是通过Google搜索重新找到账号。随后马蜂窝清空了这些提及账号的全部点评。除此之外,马蜂窝还对他进行了投诉,“半夜1点多,马蜂窝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我连续进行了2次投诉,说我侵犯他们的商誉,毁谤之类。”

但当搜狐科技问到抓取数据是否为全样本数据以及数据的抓取方式时,梓泉并未作出具体回复,称“你之前的问题他们(乎睿数据)没回复我。”


核心数据造假?马蜂窝丢了“真蜂蜜”

世界杯期间,洗脑广告“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成为了大家的吐槽对象,至于问题的答案,似乎就是这次涉嫌造假的“内容”。

早在2012 年,刚刚成立1年的马蜂窝就开始尝试对旅游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2015 年初,在拥有了3年的数据沉淀后,马蜂窝发布自由行战略,开始了“内容+交易”的商业闭环。

今年上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马蜂窝联合创始人、COO 吕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态,在从内容切入交易的过程中,马蜂窝的最大优势在于之前几年在社区的运营上积累了大量数据。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因为“内容是决策的依据”。对数据结构化的处理帮助马蜂窝推出交易平台奠定了基础,让马蜂窝拥有了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

从吕刚的话中可以看出,内容是公司战略决策的根基和竞争优势所在,是一切交易的入口。

马蜂窝的官方网站上显示,目前马蜂窝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亿位旅行者,92万家国际酒店,2100万条真实点评,3.82亿次攻略下载“,并自称是”中国旅游行业第一部玩法”

但“玩法”的来源,并不清晰,“玩法”数量,也忽多忽少。

按照文章的说法,撰写这些“玩法”的人,他们是一群每天朝九晚五吃喝玩乐,在午晚饭以及周末干正事的人,他们是一群能够同时在地球不同地方同时出现,并且反复切换性取向的人。在2015年中旬,这1万5千人突然同时活跃,然后到2016年初,同时沉寂了。

对此,一位自称曾经马蜂窝重度用户的表示:2015-2016年点评部分的突然活跃与马蜂窝的赠送若干蜂蜜和丰厚奖励有关,基本上就是活动的时候数据疯长,平时就平淡了。评论中也有旅游供应商称马蜂窝带来的订购流量在每月50-70万,所以觉得“数据也没这么假吧”。

实际上,除了UGC内容出现数据造假外,马蜂窝也曾出现过订单错误的问题。

今年8月,马蜂窝为用户预定了错误的酒店,而客服建议用户从俄罗斯打车去希腊入住的投诉。对此马蜂窝做出回应,称对于涉事酒店订单,将给予三倍于原订单的赔偿,并将按此前的承诺,补偿用户从海参崴到希腊的“打车”费用,根据马蜂窝方面的预估,该费用在8万人民币左右。

涉嫌侵权?马蜂窝或需道歉赔偿

如果坐实了马蜂窝照搬其他网站的内容,马蜂窝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搜狐科技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商法博士刘俊海,刘教授表示:“马蜂窝事件涉及到两方面问题,一是在消费市场,二是资本市场。”

在消费者层面,马蜂窝照搬别家网站的点评,会让潜在消费者产生对平台不真实、不完整的印象,市场中的经营者需要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信息披露义务,真实准确地披露自己商品和服务的信息。像马蜂窝这样在抓取后未注明评论出处,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甚至侵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公平交易权,涉嫌不正当竞争。

另外,在资本层面上,如果这家公司准备上市,就涉及到公司的估值问题,因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吸引眼球的多寡、网络平台的粘性如何,直接影响到公司估值。

自2011年10月获得今日资本500万美元的投资后,马蜂窝先后融资5轮,获得了2.38亿美元的投资,最后一轮的D轮融资发生在去年11月,由鸥翎投资(Ocean Link)、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General Atlantic)、淡马锡(Temasek)等共同投资1.33亿美元。目前,马蜂窝方面正在寻求3亿美元的下一轮融资,估值达175亿元。如果文章内容属实,马蜂窝的新一轮融资极有可能泡汤。

另外,此番照搬还涉及到著作权的问题。刘教授称:“这涉及到别人的竞争权益,如果其他公司的网站上有说明称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但网站拥有著作权法规定的其他的权益,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如果其他网站在声明中规定不可以抓取刊登在本网站上的内容,那么马蜂窝涉嫌侵权,如果没有相关的规定,那么就没有侵犯该网站的权利。”

对此,搜狐科技查阅了美团网的《法律声明》,声明规定:在未经本站(美团)书面明确许可前,任何单位不得将本网站的任何知识产权对象进行任何目的的使用,其中特别规定,不得通过技术手段抓取本网站内容。(https://www.meituan.com/about/law)

携程也在《携程旅行网服务协议》中也提到了关于UGC内容的使用问题:任何第三人未经携程旅行网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或采用。另外,携程还在版权声明中强调用户将其在本站发表的任何形式的信息的著作权无偿独家转让给携程旅行网运营商所有。(http://pages.ctrip.com/public/serve%20guideline.htm?1)

对于内容创造者来说,尽管移花接木的内容可能只有寥寥数语,但马蜂窝显然是侵犯了其著作权,应当向著作权人道歉,如果产生了财产损害,则需要进行相关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马蜂窝在自家网站的服务协议上也谈到了用户公开发表问题的使用规范:未经本协议明确允许而擅自使用本网站任何内容、服务或资料的,构成对本协议的违约行为,且可能触犯著作权、商标、专利和/或其他方面的法律法规。(http://www.mafengwo.cn/s/agreement.html)

数据造假:马蜂窝独一份还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除了马蜂窝外,几乎所有的具备在线点评功能的平台都曾受到过数据造假的质疑。其他平台被爆出的造假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交易数据的真实性,二是运营主动刷单、写好评,但与UGC内容的直接搬用或翻译后搬用有所不同。

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老道消息说:为什么我觉得马蜂窝2100万条点评里面,1800万条是爬来的,是一个行业平均水平。喜马拉雅和蜻蜓FM之前对活跃用户的注水,也是这个水平。对创业公司提供的数据做减零处理,有助于你正确认识这家公司的基本面,这是投资行业常识了吧。

DICC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则说:

马蜂窝这只估值175亿的独角兽,被人从后面捅了。其被指数据造假,85%的点评不真实,充斥僵尸和水军。如果乎睿数据团队的指控被坐实,马蜂窝一直以来强调的用户PGC神话将被打破,用简单粗暴缩水计算法,这只旅游独角兽估值将降到20多亿,不再是独角兽!

刘俊海教授对搜狐科技表示:“这些年来,互联网经济一致存在野蛮生长的乱象,按胆量分配,而不是按劳动、诚信度分配,所以很容易出现重发展轻规范、重创新轻诚信、重快捷轻安全、重效率轻公平的问题,而这些正是造成这种数据抄袭和造假现象的根源。”

除了马蜂窝,这次事件的“受害者”美团、携程也曾在数据或内容上栽过跟头。

去年5月,外媒ASIA PACIFIC DAILY曾爆出美团在酒店订购上的虚假数据:美团数据显示,其合作酒店“重庆开心博物馆解放碑酒店”在4月份的客房销售量为2432间,经记者核实后,该酒店的全部房源为57间,如全部被售用,则客房销售量在1710间(57 * 30),与美团公布的2432个房间相差不少。对此美团回应称是“黑稿在抹黑”,另据媒体报道中的业内人士看来,单纯依靠刷单来提高数据量可能性不大,应该是美团在统计方法上存在差异,将“钟点房”纳入了“入住间夜量”,这可能会让同一间房在一天内被反复计算,这本身并不符合规范。

另外,文章结尾还称,马蜂窝的UGC内容除了点评外,还有“更为精彩”的游记和问答将会在明天放出,另外也将会在结尾附上75页的马蜂窝起底报告。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发布
  • 永辉披露到家业务新进展:“仓店合一”模式开启多城试点

    2022-09-27 10:17

  • 经济日报:支付十年 数字化浪潮中的支付变迁

    2022-09-27 10:13

  • 互联网贷款过渡期延长再提自主风控

    2022-07-23 22:40

  • 谷歌就抽佣问题反诉Tinder母公司,寻求将其永久下架

    2022-07-1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