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互联网贷款过渡期延长再提自主风控

字号+ 作者:小虎子 来源: 2022-07-23 22:40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第三份强化银行网贷业务监管的文件——《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延长至2023年6月30日。

  分析人士指出,结合当前经济环境、居民消费情况以及银行存量业务的整改压力,同时考虑到征信相关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贷款监管下银行实际整改过程较为复杂,因此将原有过渡期2022年7月延至2023年6月30日。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对银行的自主风控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此前过度依赖互联网合作机构的中小银行将面临更大的调整压力。中信证券分析,风控体系完善、客户资源禀赋突出的全国性银行和区域头部银行相对受益;而存在违规行为的中小外部合作机构预计将大量被清退或整改。

  暂时缓解整改压力

  过渡期延长是此次《通知》最大亮点之一。为了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经营行为,银保监会曾在2020年7月和2021年2月分别出台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中的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等提出了全方位要求。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披露,截至202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互联网贷款余额为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用于生产经营的个人互联网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互联网贷款同比分别增长68.1%、46.3%。

  谈到将过渡期延长的原因,信用卡行业研究专家葛亮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增长趋缓,亟须通过银行互联网贷款模式高效地把宽松的货币供应传导到个体手中,促进居民消费和提振小微企业经营;从银行来看,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贷款业务上的分工已形成了“业务惯性”,很多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能力建设不足,短时间让其完成整改不太现实。

  冰鉴科技高级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补充道,站在居民角度看,互联网贷款的群体主要是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将整改过渡期延长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站在银行角度,部分银行的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较大,整改进度缓慢,延长过渡期有利于缓解整改压力,保持业务连续性,也避免银行为了合规做一刀切整改,抽贷断贷。

  从实际情况来看,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在近两年疫情反复等背景之下,互联网贷款业务也受到冲击,信贷风险抬头,同时数据“断直连”等新政策落地也还在磨合中,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整改的难度增加,因此,此次过渡期延长有利于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平稳整改和运行,并且也有利于互联网贷款在满足小微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征信业务管理办法》中“断直连”的要求对互联网贷款产生影响。兴业研究金融监管高级分析师陈昊分析,《通知》将过渡期延长既可以使得整改更为有序顺畅,避免因为部分银行系统尚未完成整改情况下的“一刀切”,可能会导致互联网贷款市场收缩;同时,将银行互联网贷款整改的过渡期与《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的过渡期相一致,有利于相关要求的稳妥落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自互联网贷款相关规定出台后,不少银行基本完成整改。“我行已经完成整改,目前最为担心集中度的问题,如何和小平台合作,业务规模上不去,更重要的是,资产质量难保证。”一位民营银行人士坦言。

  加强与平台机构合作

  记者注意到,对比此前规定,《通知》对银行在贷款管理和自主风控方面又提出了多个更为细化的要求。

  在履行贷款管理主体责任方面,《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管控能力,独立有效开展身份验证、授信审批和合同签订,严格履行贷款全流程风险合规管理;在强化信息数据管理方面,《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在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前提下,完整准确获取贷款全流程所需信息数据,并在数据使用、加工、保管等方面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保护;同时,《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资金管理,防范合作机构截留、汇集、挪用。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通知》要求银行需负责发起贷款指令,掌握贷款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决策,使得贷款各流程进一步回归银行,倒逼过度依赖外部平台的中小银行巩固自主获客和风控能力,更多完整的信贷数据回归银行也便于后续数据挖掘和客户获取。

  在此要求下,过度依赖外部合作机构的中小银行将面临整改压力。陈昊也指出,自主风控是当前中小银行整改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在互联网贷款的发展早期,助贷、联合贷款模式下,客户资信评估、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主要由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承担,银行仅仅是简单的资金提供方。随着近年来自主风控要求的提高,银行不能再过度依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风控体系,而必须建立自身独立、客观的资信评估体系,这使得部分资源有限的中小银行面临挑战。除此之外,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区开展互联网贷款的限制也是部分中小银行面临的转型痛点,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地理边界,如何判断向特定客户发放贷款是否跨区域,对于不少地方法人银行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陈昊如是说。

  上述受访某民营银行人士指出,如果中小银行独立做风控,需要配套的风控团队,同时还要有大数据和科技研发的能力,对成本提出较高要求。

  那么,中小银行如何提高自主风控能力?

  葛亮建议,中小银行可通过市场化方式招聘有经验的团队直接搭建互联网风控体系,加强与外部数据公司联合建模提升精准性,不断迭代模型保持风控策略的稳定性;或者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运用子公司的平台与市场上互联网风控平台合作,并通过子公司将风控能力输入给银行,合理规避风控外包的监管要求。

  谈到银行与平台机构合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顾雷撰文指出,商业银行与平台机构之间合作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的互利共赢的选择结果,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雄厚的资金流、规模效应和专业服务体验;平台机构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助力下,具备客户运营、风控识别和服务下沉等优势,双方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满足消费者贷款需求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定价不准确、风控不健全等问题。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发布
  • 永辉披露到家业务新进展:“仓店合一”模式开启多城试点

    2022-09-27 10:17

  • 经济日报:支付十年 数字化浪潮中的支付变迁

    2022-09-27 10:13

  • 互联网贷款过渡期延长再提自主风控

    2022-07-23 22:40

  • 谷歌就抽佣问题反诉Tinder母公司,寻求将其永久下架

    2022-07-1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