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可口可乐公司或生产含大麻成分的饮料

字号+ 作者:虎子 来源: 2018-09-20 09:57


可口可乐公司对大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周一,可口可乐公司称,他们正与加拿大的大麻公司Aurora Cannabis进行谈判。

 

受此影响,两家的公司的股票都涨了:周一开盘时的Aurora股价一度飙升19%;可口可乐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涨0.15%至46.05美元。

 

可口可乐公司表示:“可口可乐对大麻不感兴趣,但与饮料行业的许多其他公司一样,我们正在密切关注非精神活性成分CBD(大麻二酚)在全球范围内作为功能性健康饮料的增长可能。这一方面现在发展迅速,不过目前公司还未作出任何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CBD是什么?可口可乐公司为什么选择Aurora?以及,可口可乐为什么会对大麻感兴趣?

 

可口可乐,在“违规”的边缘疯狂试探

 

首先,你需要了解下CBD。

 

CBD,大麻二酚,又称大麻素,是从大麻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成分。

 

大麻中的另一种常见化合物,四氢大麻酚(THC),和CBD具有分子的相似性,不过两者的区别是:CBD是大麻中主要的非精神活性成分,不仅不会让人兴奋或上瘾,而且还具有消炎、镇痛、抗恶心和抗癫痫的功效;THC则会让人兴奋及上瘾。

 

去年,CBD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受控物质列入国际清单,不再会受国际管制,包括生产及供应。

 

即便如此,根据美国缉毒局(DEA)的规定,CBD在美国的很多大州仍然是违禁品,与大麻一样属于一类麻醉品,受到管制(药用大麻在美国31个州合法)

 

不过,据《商业周刊》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今年6月批准了CBD可用于治疗癫痫——GW Pharmaceuticals Plc用于两种罕见儿童癫痫症的基于CBD的治疗方法上市。这是第一个源自大麻、并通过FDA安全及有效审核的疗法。

 

而且,CBD注射产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从食品到护肤霜,许多产品都使用了大麻衍生的化合物。

 

CBD的前景一片光明。据Quartz称,截至2017年,CBD市场估计价值约1.9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700%。据大麻素市场研究公司Brightfield Group的一份报告,在美国,CBD市场要比大麻制品市场的增长要快,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2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

 

第二个问题,可口可乐为什么要选择Aurora?

 

Aurora是一家来自加拿大的医用大麻产品生产及分销商。

 

在加拿大,CBD可以作为处方药用于医用治疗。而且,加拿大将于今年10月17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娱乐用途的大麻。虽然将大麻成分加入饮料的法案还没有通过,但通过只是早晚的问题。

 

快乐肥宅水的瓶颈

 

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Kent Landers在近日给彭博社回复的电子邮件中说:“与饮料行业的同仁一样,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全球范围内非精神活性CBD作为功能性健康饮料成分的增长空间。这个领域正在迅速发展。”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快了肥宅水这类含糖的碳酸饮料市场不断缩小。可口可乐公司不得不推出健康饮品。今年早些时候,可口可乐在日本市场测试了一种酒精饮料。

 

彭博社指出,全球碳酸饮料消费量整体减少,可口可乐公司希望找到新的市场和增长点,在此背景下,公司扩大了产品系列种类,比如瓶装水和果汁。就在上个月,可口可乐以51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三大咖啡连锁品牌Costa。而大麻饮料或许能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品类。

 

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可口可乐的对手早已在“违规”的边缘试探了一番。据爱范儿总结

 

  • Coors啤酒的制造商,北美第二大啤酒公司Molson Coors曾与一家加拿大大麻公司合作生产其产品。

 

  • Molson Coors还宣布与加拿大大麻生产商Hydropothecary Corp. 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致力于开发不含酒精、含有大麻成分的饮料。

     

  • 喜力啤酒旗下的精酿啤酒品牌Lagunitas曾推出含有大麻成分THC的苏打水,并在加利福尼亚的大麻商店出售。

 

  • Corona啤酒的制造商Constellation Brands于上个月透露,将向加拿大的罐头生产商Canopy Growth投资近40亿美元。同时,Molson Coors Brewing还与Pothecary公司合资生产大麻饮料;吉尼斯啤酒生产商Diageo也与至少三家加拿大大麻公司讨论了合作。

     

投资银行Liberum的分析师Nico von Stackelberg认为,啤酒厂商适合使用THC作为饮料成分,而 CBD则更适合可口可乐这种走健康路线的饮料商。

 

Molson Coors非常看好这一市场——大麻饮料有潜在的大规模市场,可能会缓解啤酒滞销的局面。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最新发布
  • 永辉披露到家业务新进展:“仓店合一”模式开启多城试点

    2022-09-27 10:17

  • 经济日报:支付十年 数字化浪潮中的支付变迁

    2022-09-27 10:13

  • 互联网贷款过渡期延长再提自主风控

    2022-07-23 22:40

  • 谷歌就抽佣问题反诉Tinder母公司,寻求将其永久下架

    2022-07-12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