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小米要在这个月发布全球首批5G商用手机,而在小米之前,甚至有厂商早在8月份就通过模块化设计,宣布全球首发5G手机,着实令人感觉有些摸不清套路。3GPP在去年年底才确定了非独立组网NR的标准,2018年6月5G R15版本标准才冻结,这距离5G的大规模商用化还差了一大截子,业界普遍认为要到2020年才会有5G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商用化,5G手机却已提前出来了,而且小米既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号称发布5G商用手机的厂商,也许之后还有更多厂商宣布推出5G商用手机。一想到5G正式商用还有至少两年时间,就有这么多5G手机要在市场上流通了,这真让人觉得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
5G网络传输速率会比4G网络提升100倍以上,具有速率快、时延短、广连接等特点,适用于许多高速场景,例如无人车和物联网等,当然普通用户在玩游戏时会感觉更流畅了,VR和AR用起来没那么多抖动和时延了。但不管怎么说,如此美好的一件事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实现的,首先要建设商用5G网络,其次再有芯片基带支持5G网络,然后才能有支持5G的手机硬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5G网络的入网联调和认证,否则即便有5G网络也无法接入。
据工信部官员透露,中国将在2019年下半年初步具备5G商用条件,但商用条件并不代表商业化,距离还是很远的。5G目前是连标准都没有最终确定的状态,5G R16版本将是完整的5G标准,但要到2019年12月才能完成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2020年初向ITU提交满足ITU需求的方案,2020年3月才能形成完整的5G标准。这之后会给运营商发牌照,分配频谱,运营商拿到频谱后还要向设备商招标并进行小规模网络测试,之后再进行大规模基站建设,这套流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到了2021年也就是3年后能在北京和部分其他大城市用上5G,就已经很不错了,不知道从现在起往后3年,市面上那些所谓的5G手机拿来做什么用。
这波商用5G手机的炒作的由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总是要有一些抓手吧,目前看很可能来自于今年2月高通X50 5GNR基带芯片的18家OEM合作伙伴这件事,小米等企业赫然在列。高通的soc+X50 5G modem方案是将外置基带与高通芯片集成起来的一种过渡性方案,之后一定会被内置基带的芯片所替代,手机厂商用来做做测试也就罢了,与5G商业化是扯不上关系的。可以理解为,为了迎接5G到来,从芯片厂商到手机厂商都在积极做准备抓紧研发属于自己那一块的事情,但也仅是研究和测试而已。
手机要使用外置基带,主板就要重新堆叠,重新优化射频和和天线电路,需要改造的地方很多,必然会导致手机功耗上升,续航时间缩短,性能下降。此外,这套方案无法很好地解决5G独立组网之后5G/4G/3G/2G的重选,是相当不成熟的。高通预计会在2019年发布内置基带的5G芯片,而这套外置基带方案很可能就是应急方案,防止出现万中无一的意外状况拿来备用,也许永远也无法应用在商业化上,让用户来为此买单则更显荒谬。这就相当于,在还没有发电之前就把灯泡生产出来并销售给用户了,等到能发电了之后这个灯泡也点不亮,产品于用户毫无意义,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企业销售的产品需要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不能把不成熟乃至于子虚乌有的产品卖给消费者,让用户为自己根本无法用的功能掏钱。使用不成熟的5G替代方案,这里面无用功能涉及到的成本到底有多大,业内自然是心知肚明。即便承诺未来能支持5G,也不过就是个承诺而已,连标准都没有建立,怎么保证自己的软硬件能够通过测试呢。消费者喜欢追逐新功能,更乐意于接受一些营销上的兜售,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企业也不能借此就坡上驴,肆意消费用户在大众传播方面的一些弱点,来实现自己的不正当商业利益。
此外,从法律法规角度去看,我国对手机入网有着较为严格的质量与安全监管要求,商用手机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对应入网测试标准才能打开5G功能,但问题是现在还没有任何测试标准出台,不知道目前发布的5G手机是怎么拿到工信部入网许可认证的。在所有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企业宣传炒作5G商用手机,有可能就涉嫌违法,是恶意炒作和欺骗消费者行为,应该予以制止。如果当事方是手机行业的知名企业,企业有着较高的出货量和极强的影响力,董事长还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质量协会副会长职务,那就更是明知故犯了,其行为与企业自身的外部形象显著不符。
如果当前的这股5G商用手机营销炒作蹭热点之风不加制止,未来会有更多厂商会在5G网络到来之前宣布5G商用手机的问世,加剧这股炒作风潮,这对于还未到来的5G产业是不利的。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最好是不要太心急,不要在铁轨还没铺好的时候就上了火车,为根本没可能用到的且技术上极不成熟功能付钱。目前发布的这些所谓5G商用手机,不但在两三年内用不上5G功能,在真正的5G到来之后也无法接入5G网络,因为技术上的缺陷太多,没有哪家企业会在5G到来之后在自己的产品中仍采用替代方案而舍弃主流方案的,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过头的营销炒作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