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300个城市和260多个景区,注册用户2亿,日订单量2000万,这是成立2年的哈罗单车目前的业绩。和摩拜、ofo的被收购以及风雨飘摇相比,哈罗单车似乎活得更为顺利些。
在哈罗单车成立两周年之际,CEO杨磊今日突然宣布,公司更名为“哈啰出行”,并启用全新的品牌标示系统。
此外,哈啰出行还公布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启动“地铁+单车一体化智慧接驳“的创新合作,并联合首汽约车、嘀嗒出行、高德地图等多家出行服务商构筑开放、多元、融合的智慧出行平台。
在外界看来,“哈啰出行”的发布标志着这家由共享单车服务起家的科技独角兽在产品、服务、科技和责任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开启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的全新发展阶段。
事实上,被阿里控股的哈罗单车,在融资方面一路高歌猛进。
2017年12月初,哈罗单车曾宣布完成D1轮3.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以及富士达等多家机构和产业资本;同月,又宣布完成10亿元D2轮融资,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等跟投。
这样乐观的融资节奏,在单车洗牌期是十分抢眼的。与两家巨头的命运曲线不同,一度不起眼的哈罗单车不断反超、动作频频,今年上半年哈罗单车连续获得E轮、F轮两轮融资,阿里系蚂蚁金服持续加注。
今年5月,哈罗单车公布了自3月13日推行全国范围的芝麻信用免押骑行以来的成绩单:两个月里注册用户数增长了70%,日骑行订单量更是增长达100%。
当然,透过哈罗单车到哈啰出行的升级,我们也应该看到行业正在发生的变革趋势,未来的移动出行依然要以用户为核心,摒弃所谓的资本战,助推产业发展回归理性。这些,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